近日,雞東縣水稻種植科技創新項目——水稻旱播正式在正拓米類專業合作社啟動。它的實施,不僅節約水資源、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還最大限度降低了水稻種植生產成本,達到水稻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
在平陽鎮河南村正拓米類專業合作社承包的水稻地塊里,十幾輛大型農機具正有序地進行水田旋耕、施肥、播種、震壓?h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兩臺大型播種機正在以每天300畝地的播種進度進行高標準作業。
雞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員高淑杰說:“雞西市正拓米類專業合作社是雞東縣化肥減量示范園區中一個較大的水稻示范園區,這項技術的實施將對全縣化肥減量施用發揮很好的帶動作用?h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品種選擇、用種量、施肥量、農藥使用量、田間管理等方面將提供全程技術指導!
正拓米類專業合作社在經過多年對種植區域氣候條件、土壤肥力、水稻種子及播種條件等因素研究后,通過種植試驗獲得成功,今年一次性在平陽鎮河南村旱播種植水稻1500畝。水稻旱播技術不用水稻育苗和插秧,將種子直接播在田地里。在水稻整個生長過程中,無需水資源灌溉,以自然降水為主。合作社種植的1500畝旱播水稻減少肥料使用量約2萬斤,減少生產成本和水資源費用共計50萬元。由于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和水資源灌溉周期,不僅提高了稻米質量,還有力保護了耕地。
雞西市正拓米類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世花告訴記者,水稻旱播新技術給合作社帶來很大收益,第一個收益是化肥量減了,大概一畝地減10斤到15斤;第二個收益是人工成本大概一畝地可以減去300元錢。產量也很理想,一畝旱播水稻能達到900到1100多斤。
記者 王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