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她處處率先垂范,一心執法為民,真正敢于擔當,始終清正廉潔,為當地百姓解決了一件件、一樁樁實實在在的事情,收獲了眾多百姓的交口稱贊。她就是雞東縣人民法院雞林法庭庭長呂仙華。
呂仙華于2004年,懷著對神圣法律的無限崇敬,考入雞東縣人民法院。經過不懈的努力,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取得審判資格,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法官。工作之余,她積極學習新的法律法規、調研新的審判方法!胺ㄔ旱拿總案件,關系著當事人的切身利益,關系著一方穩定,關系著正義的實現,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我一定要練就一身工匠功夫,為每位當事人服好務!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5年,呂仙華被選派到雞林法庭開展“雙語法庭”工作。為盡快勝任雙語法官的角色,她購買朝漢字典、朝文版法律法規,認真學習掌握朝漢兩種語言的法律專業用語的規范轉換。自從成立雙語法庭,越來越多的朝鮮族群眾都愿意來雞林法庭找她咨詢法律問題。呂仙華利用語言優勢,經常在訴前為朝鮮族群眾解決土地糾紛、鄰里糾紛。經常受到朝鮮族群眾的肯定和贊美,呂仙華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暗暗為自己加油鼓勁:我要用百倍的精力在這個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她認為,審判服務其實是解決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線,基層法院的工作雖然瑣碎、繁雜,但更應該仔細傾聽,妥善處理。很多當事人到法院打官司,說到底就是為了討個說法,是耐心的調解化干戈,還是一判了之,時時拷問著每一位法官!她次次不厭其煩地組織調解,無數次深入淺出地解法析理,有效地控制當事人纏訪、纏訴,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
自從調解家事案件以來,每天面對的是夫妻的不睦,兒女不孝,兄弟不和,這些家庭問題出現了,雙方當事人找到了她,呂仙華就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決。老百姓的初心就是家庭的和睦,因為親情是難以割舍的。她每天放不下的就是這些家長理短的事情,日復一日,對不孝的兒女進行嚴厲的批評,對因一時沖動鬧離婚的小夫妻好言相勸。有的人不愿意干這種婆婆媽媽的事情,一遍一遍地勸說,和解。
在審理一起離婚案件,男方起訴一次,經調解撤訴。時間不長,女方又起訴離婚,經調解撤訴。過了半年,女方再次起訴,經調解雙方離婚,孩子由男方撫養。這個案件離婚的原因在女方父母,雙方沒有根本性的矛盾,于是在他們離婚后呂仙華進行了多次案件回訪。女方要求其出面給調解和好,說想孩子還想回到那個家,她和女方母親多次電話溝通,指出她們不應該干涉孩子的婚姻,女方母親也認識到了他們的問題,現在女方回到男方家里,兩人生活得很幸福。她說,作為法官,只要懷著真誠的心去打開當事人的心結,讓每一個當事人都感受到法律的冷酷、人心的溫暖。最重要的是有一顆為民之心,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做到了這一點,其實沒有什么是不能調和的。
當事人在哪兒法庭就在哪兒。農忙季節,法庭的巡回審判車奔馳在田間小道上,解決鄰里糾紛,法庭就在農家的院落內,當事人在外打工回來應訴,工作就沒了,法庭就在微信視頻里。呂仙華的手機號碼是公開的,每個案件來了,先告訴雙方當事人她的電話號碼,有事隨時都可以聯系。她的微信號碼里加了很多當事人,給很多在外務工的當事人提供了便利,避免當事人來回奔波,節省了時間和金錢,受到當事人的普遍歡迎和贊同。雖然占用了她大量的時間,可是能達到案結事了的效果,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
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紛雜案件,呂仙華憑著對法律的信仰和對當事人的責任心,五年審結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調撤率近80%,獲得了組織的認可、人民的褒獎,收獲了諸多的榮譽和獎勵。呂仙華正把這些榮譽當成堅守初心的起點,牢記使命,以全新的姿態,全身心投入到法治雞西的建設中,全力爭做司法為民的典范。
(記者 于敬文 伊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