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東縣職業技術學校,成功地實施了“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創業、再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預備制技能培訓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引導性培訓,共計培訓5625人。
這家學!瓣柟夤こ獭迸嘤800人,實現轉移680人,轉移就業率達85%,“雨露計劃”培訓400人,實現轉移326人,轉移就業率達81.5%以上,創業培訓7期班共210人,再就業培訓5期班共250人,預備制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共開19期班,培訓1015人,農村引導性培訓2950人,培訓的專業主要有編織、電子操作工、物業管理、家政服務員、保安員、餐廳服務員、賓館服務員、計算機應用及維修,創業培訓主要是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的培訓,創業成功者達130人,創業率達60%以上。這家學校在實施培訓過程中,按照“政府扶持,統籌規劃,按需培訓,注重實效”的原則,各負其責,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針對農民文化素質較低,思想觀念陳舊和只顧眼前利益的狀況,這個學校把轉變農民思想觀念作為搞好培訓的首要任務來抓,大力宣傳創業者的成功典型,增強廣大農民及下崗職工跳出家門,自主創業的信心。
|
雞東縣職業技術學校強化教學管理,不斷完善各專業相應的教學計劃,建立健全各項教學制度,建立培訓轉移臺帳。為確保培訓質量,這個學校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進行管理,嚴格學員身份,培訓對象全部是未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和貧困村的農民、初中未升學的學生和下崗職工,培訓時間均達到了規定的要求。在今年的培訓中,還采取到校集中培訓和下鄉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成功地在向陽鎮向陽村和東海鎮長山村開辦了編織培訓班,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雞東縣東海鎮長山村村民王亞鳳,初中畢業后就在家務農,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用機械化的使用,近年來,農民的勞動強度相對減弱,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增多了,農村勞動婦女從繁重的農活中解放出來,成了農村的富余勞動力,在2008年3月份職業學校開辦手工編織培訓班,王亞鳳是這期培訓班的一位優秀學員,在培訓學習期間,他認真學習,虛心向老師請教,經常放棄午休時間,苦練編制基本功,很快學會了絲網花、中國結和各種珠飾品的基本編法,并在此基礎上還有所創新,她設計的珠飾品《一帆風順》在社區開辦的手工藝展會上,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并獲得優秀作品一等獎。目前她成為雞西如意手工藝品加工廠的一名優秀的業務能手,每月創收1000元左右,她還帶動周圍的姐妹們一起學習編織技法,實現自身的價值,并參加了雞東社區舉辦的手工編織作品展覽,展出的手工作品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和一致好評。培訓學員結業后,保證他們到預定用工單位上崗,從2005年至今年3月末,全縣下崗職工和農民工到外地就業創業的人數高達4500人,占培訓總人數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