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雞東縣紅少年小學在實施義務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成功的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實現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思想和業務素質,努力造就一支結構合理、業務勝任、適應小學需要的教師隊伍。為此,學校擬訂了《教師在校行為規范》,堅持每周召開一次教師例會,總結教師的工作,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手段,培養健康向上的集體觀。付勝飛校長還親自定期為教師進行教育理論輔導,鼓勵并支持青年教師在職參加進修學習,使全體教師都參加了繼續教育學習。
紅少年小學的教師培訓主要是通過“兩個工程”和“四項活動”來實施的。兩項工程:“名師工程”:學校著力培訓具有影響力的名師、骨干教師,讓骨干教師帶徒弟向新聞媒體推薦一批師德師風高尚的教師,以點帶面,以此讓有潛能的教師心中樹立起名師意識;“青藍工程”:通過為青年教師安排指導教師,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四項活動:“讀書活動”:學校要求每位教師要“身先士卒”,做好讀書的典范。學習與本職工作和個人成長有關的知識,大力開展師生共讀活動,提高師生的自身修養,充實文化底蘊。每學期要求教師寫出至少1萬字的讀書筆記,要求學生至少有150萬字的閱讀量。學校還經常向全校教師推薦、介紹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供教書閱讀,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教學反思活動”:主要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寫教學后記,教完一課后在教案的相應位置寫出教學的得失、感悟;二是在教研組或教師座談會上,談一段時間以來教育教學工作的做法和體會。同時,學校還以“開學以來,我最滿意或最不滿意的一節課”為題,開展教學反思活動。讓每個青年教師說出這節課的大致教學過程,滿意或不滿意在那里,理由是什么,今后怎樣堅持或改進;“小專題研究活動”:每學期每個教師向學校申報一個小教研專題,邊教學邊開展研究,學期末匯報研究結果或研究進展情況!敖逃龜⑹禄顒印保鹤尳處熤v述自己的教育教學案例,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引導教師把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所得活化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
正是得益于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學校的師資力量大幅度增強,教育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近年來,紅少年小學的學生有80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縣、各類競賽中獲獎,有三分之二的教師所撰寫的文章被評為國家省、市、縣等優秀論文。學校也先后被評為省德育先進集體、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市級先進集體、青年文明號、縣級先進集體標兵、文衛戰線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省級先進家長學校等光榮稱號。